5月30日,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西园社区居委会,高鹏在制作关于小区改造的PPT。31岁的高鹏是社区公益岗位人员,刚刚上岗10天,是一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员。 高鹏属于四级肢体残疾,因自小腿部有疾,逐渐养成了内向性格,在今年2月19日的一场就业招聘会上,他鼓起勇气到现场,却处处碰壁。在招聘现场,潍城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谭振武留意到他,觉得他十分符合公益性岗位要求。 今年年初,潍坊市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通过大幅扩大规模,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就业,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 随即,谭振武便将高鹏推荐给了他居住所在地西园社区。几个月前,高鹏还在为找工作犯愁,如今每个月发2100元,还给交着五险,补贴可直接发至社保卡,可查询、可追溯、可监督。在西园社区,还有4人像高鹏一样,有了公益性岗位,包括1名零就业家庭人员和3名大龄失业人员。 “公益性岗位缓解了社区一线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居民满意度。”西园社区党委副书记付淑宁表示。 在乡村,“政策春风”也吹进村民心里。今年以来,潍坊市共安置各类就业困难群体34576人,其中乡村占80%以上。“以前就是务农,现在帮着村里干活,每月有固定收入,我很满足。”峡山区岞山街道岞山村56岁的高学秀表达着自己的喜悦。 随着各环节工作的完成,潍坊市公益性岗位人员已陆续上岗。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3.48万个,上岗约3.46万人,提前并超额完成任务。潍坊各县市区根据当地情况,开发了一批特色岗位,如诸城、安丘、临朐设置齐长城保护岗位;寒亭设置河湖专职管护员岗位,并开发巡河APP进行监管等。疫情防控期间,潍坊市还开发临时卫生防疫公益性岗位近7000个,充实基层防疫力量。 “让有劳动意愿、劳动能力的就业困难群众,均有适合的就业岗位和稳定的收入来源。”潍坊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基层就业指导科科长曹君利说,下一步,该市将努力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的监督管理体系,把扩容提质行动办成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