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相国旗 每天清晨,在淄博经开区傅家镇川阳社区的居民小区里,都能看到这样一群“红马甲”,她们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年龄均在四五十岁左右,从事着城乡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网格管理等工作。 44岁的社区居民边美就是其中的一员。“公益岗让我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既方便照顾孩子老人,又能有一份稳定收入,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在谈起城镇公益性岗位时,边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傅家镇将城乡公益性岗位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兜底线”,大力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855人,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260人,乡村公益性岗位595人,安置人员包括脱贫享受政策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农村残疾人及大龄人员、“4050”群体等就业困难人员,为全镇800多个家庭解决了就业增收问题。 城乡公益岗托底安置,不仅解决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补齐了基层人手不足、公共服务欠缺等短板,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苏村村民王红云因为肢体残疾,一直找不到工作。如今,她成了乡村公益岗的一员,负责村里每天的卫生清扫和长者食堂保洁工作。“上岗以来每天都很充实,收入可以补贴家用,真是给我家解决了大问题。”王红云说。 接下来,傅家镇将持续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让更多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有岗位、工作能增收”,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作用,不断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