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玉 传统文化是学校美育教育服务和学生艺术实践的重要载体。 在张店区,有这样一支专家型美术教学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他们立足脚下的土地,有效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扎根于各所学校课堂的探究实践,将文化精髓和传统技艺融入到美育教育中,构建全新的育人体系,聚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让传统文化融入多彩课堂 校园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近年来,张店区教体局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将如何在校园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纳入美育浸润计划,植根于校园,以大美之艺传承不息,以大爱之心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润物无声,为张店区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这支团队是名副其实的非遗文化“守护者”。他们能讲会画有技艺,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需求,探索开发课程,做到了一校一品,和学生们一起用美来装点生活。 “老师,您来尝尝,这是我刚做的花边点心。”在张店区潘南小学北校区开设的面塑课上,老师和学生们取出烤制好的点心,高兴地品尝起来。 从原本只能远观的面塑造型,到跨学科融合的可食用面塑,老师们把课程上到了学生的心里,家长们惊讶学生的课程作业竟然是能吃的作品,孩子们在家里的动手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强,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学会了生活本领。 像这样的创新课程还包括张店区上海路小学的剪纸项目、张店区齐盛学校的陶艺(拉坯)项目、张店区重庆路小学的淄博花釉项目等,种类众多、各具特色,学生在学校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每年,团队会定期派出教师参加非遗专业培训,组织教师与非遗传承人结对,让皮影、面塑、木雕、内画、烙画、纸雕灯、篆刻、剪纸等20个不同类型的非遗专业项目走进30余所中小学,并梳理出区域内一批精品共享课程,为区域美术教研蹚出了一条新路子,助推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踏入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创新美育师资培养 开展美育工作,人才是第一位,关系着美育质量和水平。 该团队打破以往“专家台上讲,教师台下听”的传统培训模式,实施“场景式研修”,走进大学及各类场馆、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对话。 在博山区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参加培训课程的老师们亲自动手体验了大炉琉璃吹制,感受到了琉璃“浴火而生”的独特魅力;在专业染织的企业里,老师们体验纺织的冷热染印……一系列课程下来,老师们可以亲身体验十多个工种。 目前,张店区三十多所学校分别开设了陶艺拉坯,陶艺餐具,瓷板画,釉下彩绘,陶艺造型等不同课程。老师们根据所体验的不同项目,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项目。张店区莲池学校的女教师们对染织和布艺颇感兴趣,她们学成归校后便开设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布艺和扎染课程,并开发出十余个子课程,像布艺香包、布艺拼图、布艺手包、布艺靠垫等课程可以持续开设一个学期,在后期学生的生活中都能用得上。美育成果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学有所用。 团队把各种不同的文化体验搬到了学校,并在张店区设立了15间非遗工作室,教师和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学习到各项技能和专长。 新课标教学践行“大美育” “老师,这个葫芦怎么还能唱歌?”“同学们看,这是咱们学校的蓝牙烙画音响。它是在葫芦烙画的基础上,添加了无线音箱和蓝牙接收设备。”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让传统工艺焕发了新样态,在张店区科苑小学的社团课上,这个满眼好奇且充满求知欲的孩子,是来自英国的小朋友Tomas Eric Worrall。因为非常喜欢从妈妈手机上看到的麦秆烙画作品,所以他特意来到了学校求学,并如愿以偿地跟随美术老师学习烙画。 如今,这位英国小朋友已经可以独立完成麦秆烙画及木板烙画作品。 在团队对学科融合、美育提升的积极践行下,在张店区各个学校都可以看到数字化美术的多种形式、动态美术的项目化实施。动态黄河文化剪纸、3D打印、自制绘本创作拍摄、动态创意灯笼等创新课程层出不穷,教具创新、作业改革等项目获省市课题并结题。 “大美育”视域下的美术教育,其终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张店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落到实处的美术教育,是综合学科育人为主的教育,项目式教学。大单元、大概念、场景化实施是团队对教材的活学活用,是新课标育人理念的最好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