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不同的时期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艺术作品中的个性表现成为艺术创作多样性的重要部分,画家的个性在其作品上的表现和意志变得尤为重要,并成为推动艺术史前进的动力。他们不仅善于传承传统的精髓,还从自然和生活中获取新的灵感,形成独特个性的艺术风格,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西方画家,更凸显了个人的独特魅力。 中国画是最美的艺术之一,现代中国画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画家,风格多样。他们提笔挥毫,墨笔丹青,创造出种种令人赞叹的作品。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对艺术的诠释,每一次的转锋和勾勒都是中国画风格的积淀。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每位画家都拥有独特的风格,吸纳古今学问。他们在对绘画的探索中独辟蹊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画家们对中国画的创作和研究是中国绘画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画家们运用墨笔丹青,在画纸上尽情舞动,展现出浩瀚的海洋和雄伟的山脉。他们用自己的创造力描绘出岁月无痕、梦想无限的画卷。 此次举办的“文心雅正-当代六十位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将以中国国家一级学术刊物《当代史记》为追求,从这六十位名家中精选作品,展现他们的风格特征。我们用独特的视角,图文并茂地呈现画家当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独特的艺术观点,全景式展示他们的个性风貌,并深入探讨这六十位艺术家的创作思想、特色和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当代中国画留下精彩的历史剪影和更加精确的历史纪录。衷心希望这场画展能够给观众带来艺术的享受,感受到当代中国画的魅力,并为后续艺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宸墨书画院 学术主持:刘墨(著名美术评论家、独立学者) 展览时间:9月20日-23日 展览地点:北京华声天桥开明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丁华雷,山东莘县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教授。 2005.9主编《民族之光——纪念中国人民抗战60周年大型书画作品集》 2009.10主编《祖国万岁——庆祝建国60周年山东百老书画作品集》 2011.5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书画百家精品丛书——丁华雷卷》 2014.4《大众日报.收藏》做书画专题报道 2014.10中国国际艺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实力派画家典藏丛书——丁华雷卷》 2015.8特邀参加山东省社科界人文艺术作品展并担任大赛作品评委 2015.9参加齐鲁山水画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名家书画邀请展 2015.10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委员会捐赠国画作品,并出版《大爱无疆》书画作品集 2015.12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其国画作品及作品赏析 2019.9《联合日报》“庆祝建国70周年书画作品选”刊登其作品 2019.11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书画集《雅风在兹》,收录其作品 作品欣赏
《寥廓江天万里霜》138x69
《烟雨江南》138x69
《清江垂钓图》138x69 笔蘸禅意墨带诗 ——丁华雷山水画赏析 书斋衙雨,笔墨流香。造就了中国文人精神的独立和高贵,也培养了一代代风格各异的优秀画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代言天地精神,,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至高追求,也是中国文人志向的充分流露,古已如此,今更难得。在我极目所至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家中,丁华雷以自己超强的感悟能力和笔墨技巧,雕琢山水意向,抒发亘古情思,创作了一大批山水精品,也将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独立格调的优秀画家。
《上善若水》120X120cm 2023年 摹古与创新结合,丁华雷的山水画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笔墨传统支持。丁华雷专注于山水画,已有数十年。光阴流逝之中,他始终坚持“让心静、让画净”,不虚枉、不浮躁,坚持从传统笔墨中汲取营养,以笔立骨,精细勾勒,严谨刻画,用墨层层渲染,追求凝重厚朴、恬静超凡的境象之美,铺张苍莽无边的宏大意向,这也形成了他高古朴拙、厚重磅礴的山水气度和绘画风云。丁华雷摹古而不拘泥于古,“不为法缚,意超象外”,他以自己积建成雄的绘画技法,探索传统笔墨与现代意识的融合与再生,以笔墨的变化和流动,烘托洪荒山川的内在精神,着力塑造“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的山水大美。
《山乡秋韵》136X68cm 2023年 由传统到创新的转变,是丁华雷成竹化胸的自然流变,他沉醉于自然生活的伟岸与琐屑,并追求以心求髓,进而使他的画具有了“沉郁变化,与造化争神奇”的艺术功力。随着创作的提升和更加成熟,其用笔渐渐由繁至简,简单中却包含无穷境界;用墨由浓趋淡,淡然中透出无限飘逸。他曾经创作过两幅同题画《听瀑人家》,笔墨表达截然不同但恰能从这两幅作品中,体会出丁华雷在创作中孜孜以求不断挑战自我、超越前人的艺术追求。
《归园田居》120X120cm 2023年 实景与虚景相生,丁华雷的山水画具有极强的大道传承意念和宏阔的禅意抒张。清代画家蒋和在《学画杂论》中说,“山水篇幅以山为主,山是实,水是虚;画水村图,水是实,而坡岸是虚。”如何把握和处理画面中的实景与虚景,是画家笔墨意识的体现,也是画面布局营造水平的反映。丁华雷山水的画面结构,力求实,不避空,实则精力弥漫,空则灵气往来。
《上善若水》136X68cm 2023年 丁华雷是一位善于在有限的纸墨空间织造矛盾的高手,他以景象的虚实反衬出山水的和谐共生,以笔墨的浓淡凸显景色的对立统一,以近则细腻、远则豪放的用笔技巧营造空间层次的复杂多样,以或模糊或清晰的色彩渲染强化视角美感的强烈冲击。而贯穿这些矛盾之中的一条主线,便是以人文精神消解冲突,以超越自然之上的大美和禅意,传达生命情怀。丁华雷以大势体现大美,以细节刻画精致,由此产生了俯仰天地、心贯时空、独立于天地之间的山水要义。
《唐人诗意图》68X68cm 2023年 丁华雷强调墨法,但对用色更加在意,他以色破墨,强化色墨之间融合度的把控,以色与墨的变化和舒张,强调画面的生命质感,营造契合山水精神的古韵苍茫和朦胧意境。其代表作品之一的《问道山水间,秋山已入禅》,强调道与法的人文再现,行神如空,行气如虹,是较好地体现其精神内蕴的山水佳作。
《秋山飞瀑》136X68cm 2023年 用笔与用心相应,丁华雷的山水画具有强烈的精神主张和诗意的灵魂走向。笔墨是艺术精神的表现工具,具有明显的精神倾向性,是画家灵魂取向的艺术表达。丁华雷强调用笔,讲究笔法、韵味以及细微之处的典雅与精致强调以骨法强化精神硬度和美学主张。但他更注重用心,将个人对山水意向的理解和感受,并不惜笔墨予以倾诉和宣泻,力求为高贵自由的灵魂,寻找最美的栖息之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源远流长》136X68cm 2023年 他所说的诗意是这样描述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亮,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与这样的诗意相契合,丁华雷的山水画,尤其是他的山水新作,无论是清新淡雅的《空山新雨后》,还是略带惆怅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无不从追求诗意的艺术层面,追求诗意表达的空阔、虚幻、韵律和质感,努力展现其飘逸自由的灵魂走向。
《溪山清居图》136X68cm 2023年 随着时光的流逝,丁华雷的山水画一次次蜕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丁华雷一定能够在艺术的天空,实现自己更高远、更自在的飞翔。
四尺斗方《家园》
《柳溪垂钓图》40x40
《清江帆影》40x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