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董晴晴 通讯员 王馨蓓 5月8日,桓台县少海街道紫悦城社区“美在家庭”创评小组来到居民滕雪玲家中参观、打分,庭院内绿植郁郁葱葱,花朵娇艳欲滴,各类物品摆放得井然有序。自社区开展“美在家庭”评选活动以来,滕雪玲一家积极响应,将庭院美化与家庭文化建设相结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温馨家园。 “家里人打扫卫生比以前更积极了,环境变干净了,自己心里很舒坦。在周末,邻里之间还会互相交流经验,打扫楼道等公共卫生区域,这样一来,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了。”市级“文明家庭”成员滕雪玲对活动赞不绝口。 以家庭“小美”汇聚社区“大美”。紫悦城社区通过“美在家庭”评选,将移风易俗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具体行动,改变了居民的行为习惯,让文明新风成为看得见的“幸福生产力”。 文明新风的培育不仅体现在家庭环境的改善上,更深入到居民的婚俗观念转变中。5月9日,在少海街道宝发社区,一场主题为“拒绝高价彩礼”的“小板凳拉呱”活动正在进行。桓台县人民法院的宣讲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解析了高价彩礼的法律界定及其社会危害,并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因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经济负担等问题,倡导“重感情轻物质”的婚恋观,引发了社区居民的强烈共鸣。 “我觉得年轻人的婚姻还是应该以感情为基础,不需要无意义的攀比。我的孩子也到适婚年龄了,他说计划旅行结婚,我很支持年轻人的新想法。”宝发社区居民张翠华说。 据了解,宝发社区积极开展“四到家门”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成立“喜事帮帮团”、为新人送电子鞭炮、签订禁燃禁放承诺书等形式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真正让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工作深入人心。“我们通过网格员入户宣讲、微信公众号推广、文艺活动融入等方式开展持续宣传,引导居民争做文明婚俗的践行者,推动婚俗观念从‘面子’转向‘里子’,为文明新风扎根社区注入新活力。”少海街道宝发社区党委书记张冉介绍说。 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在婚礼形式上也得到了体现。5月2日,索镇街道东镇村村民高奎刚家举行婚礼。婚礼采用装饰鲜花的电动车迎亲,既绿色又环保。村党支部书记担任证婚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共同见证幸福时刻。“以前,看别人办婚礼又费钱又费力。如今,有志愿者帮忙办新式婚礼,轻松又有意义,真的感谢他们。”高奎刚说。 据介绍,桓台县持续推动全县所有村居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积极挖掘展示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同时发动各镇(街道)、各村(社区)志愿服务队,利用重要节日、社区“睦邻集市”、农村“丰收节”等时间节点,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理念,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凝聚移风易俗的强大合力,倡导群众自觉成为文明新风的引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